2022年到現在,已經不知道從新聞上看到多少次,許多超大型企業一系之間裁員上百上千人,以目前的就業市場氛圍、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企業資遣的情況越來越頻繁,不僅帶給員工無形的壓力,更讓許多已經經歷過資遣的求職者面臨一個困擾:「被資遣會有紀錄嗎?」。我剛好整個上半年度諮詢過程中被問過至少五次,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也是許多求職者掛在心上的一個疑慮。
企業與資遣員工兩者的關係,你知道多少?
「被資遣會有紀錄嗎?」這個問題,說實在,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這個「紀錄」的存在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樣,請聽我娓娓道來。
我們先明白一個事情,在政府的勞動部勞工局中,你被資遣的情況確實是會有紀錄的。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企業需要進行資遣的時候,他們的人資必須按照法律的規定,向當地政府的勞工局進行資遣通報。就像是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如開車超速、違規停車,這些違法的行為,政府都會有所紀錄。同樣地,被資遣也是其中一項。
然後,你可能會問:「那我求職的時候,求職的公司會不會看到這個紀錄呢?」答案是有可能的喔!當你在求職的時候,這些即將錄取你的企業,尤其是人資部門,通常會聯繫你的前公司做背景調查,詢問一些關於你的工作經歷和表現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你被資遣的情況可能會被提及並透露。
但這情況以我過去擔任人資工作的揹鍋經驗告訴我,通常前公司人資不會隨意透露這項訊息,因為一個不小心,無法查證來電徵詢背景調查的人到底是誰,真的是某公司的人資嗎?還是某個想調查這位員工的誰誰誰想趁機打聽什麼消息?都可能使這位人資陷入企業勞資危機之中,被申訴、勞檢等等,被或許會徒增這類天外飛來一筆的額外負擔(怕),人資可是沒吃飽撐著啊!
所以,結論是:你被資遣的情況,確實在政府機關有相關紀錄,並且求職公司在聯繫你的前公司的時候,也可能會知道這個情況。但這並不代表這將會是你求職的絆腳石,下面我們會深入探討如何妥善應對。
主不主動揭露資遣的紀錄,有什麼風險?
既然被資遣會有紀錄,並且可能會被求職公司知道,那麼我們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是否應該主動向求職公司透露自己曾經被資遣的事實呢?這似乎是一個頗為難纏的問題,因為無論你怎麼選擇,似乎都有一些風險。
舉個例子來說,你可以把這個問題想像成是一種賭注:如果你主動告知,你可能賭對了,也可能賭錯了。
- 賭對的話,你的誠實可能被求職公司的人資跟主管所欣賞,他們可能會覺得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並願意給你一個媒合的機會。
- 但如果賭錯的話,求職公司的人可能會因此而對你產生疑慮,覺得你可能無法長期在職,或者認為你可能有工作能力上的問題。
同樣的一個賭注,如果你選擇不告知,風險也是存在的。如果求職公司從你的前公司那裡得知了你被資遣的事實,那麼他們可能會覺得你不誠實,甚至可能因此而懷疑你在其他方面是否也會隱瞞。你可以想像,如果你買一台二手車,賣家告訴你這台車完全沒有問題,但是你在買下來後發現這台車其實有很多問題,那麼你對賣家的信任度可能會大大降低。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不論是選擇主動告知還是選擇隱瞞,都有一定的風險。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面對求職時,我可以有幾種選擇
讓我們深入瞭解一下在面對被資遣的紀錄時,我們可以做出的幾種不同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可能帶來的結果。
- 選擇主動告知會有什麼狀況?
假如你選擇將被資遣的事實主動告知新的求職公司,這種情況可以看成是一種坦率且誠實的行為。每個人都曾經有失敗過的經驗,而能夠坦然面對,這其實是一種很值得讚揚的事情。像是一個曾經做過錯事,但願意悔改的人,我們往往會給予更多的包容與信任,而不是一個明知做錯,卻仍然想要隱瞞的人。
不過也不是百利而無一害,這樣的選擇也可能帶來一些風險。有些人資或主管可能會對此事有所顧慮,可能會套上濾鏡,認為你在工作上存在某些問題,例如能力、態度,或者是適應度等等。這就像你在告訴人們你曾經犯過錯,有些人可能會因此改變態度。
- 不選擇主動告知會有什麼狀況?
假如你選擇不告知你曾經被資遣,這種情況可能在初期會使得求職過程變得相對順利。畢竟,你不必在面試的時候解釋你被資遣的原因,也不必擔心這會影響人資或主管對你的評價。就像一個想要賣掉舊車的人,他可能會選擇隱瞞車子的某些瑕疵,以使得買家更容易接受。
這種選擇的風險當然也有。如果你的新公司在錄取之後,發現你隱瞞了這個事實,他們可能會對你的誠實態度產生懷疑。就像已經把車牽回家去,發現這台有瑕疵,但賣家卻隱瞞的二手車,買家可能會對賣家的誠實度產生質疑,並感到失望、氣憤。
因此,無論你選擇主動告知,還是選擇隱瞞,甚至是選擇隱瞞但後續被發現,每種選擇都有其風險。然而,對於每個風險,我們都有可能找到應對的方法。讓我們在下一段中探討這個問題。
建議的做法
假設我是你,面對被資遣的紀錄,有以下的建議:
「我相信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雖然告知被資遣的事實可能會引起求職公司的疑慮,但誠實的態度能夠建立信任,並讓你的主管或人資了解你的過去經驗和成長。就像說明一台二手車的所有瑕疵,儘管這可能會影響價值和興趣,但誠實是為了建立長期關係的基石。
「重點在於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當你主動告知被資遣的事實時,強調你從中獲得了什麼寶貴的經驗和教訓。舉例來說,你可以提到這段經驗讓你更堅定自己的目標,或者學習到了如何處理挑戰和壓力的技巧。這種正面的轉化和成長能夠展現你的積極態度和應對困難的能力。
「強調你的專業能力,以及你所帶來的價值」
例如,提到你在前任公司的貢獻,你的專業技能和成就,以及你能夠將這些能力轉化到新的工作環境中。這樣做可以彰顯你的實力,讓求職公司的人更關注你的能力和潛力,而不僅僅是過去的錯誤。
「重要的是做好準備」
無論你選擇主動告知或不告知,都要為這個問題做好準備。了解被資遣的原因,並思考如何以正面的方式解釋和應對。請記住,每個人都犯過錯,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處理和成長。準備好有針對此議題的回答和底氣,以展現你的自信和決心。
最後,這完全是個人的主張,可參考
最後是一個非正式的場外意見,我向來主張就是:求職平等。
現在就業市場的世道不同了,企業偏向缺工,求職者有大好優勢,也請不要浪費任何機會。招募公司媒合求職者,就是在談一門好生意,各自搬出自己的好料彼此仔細評估,條件談攏、合意就算媒合成功。
其實要透露、或不透露曾經被資遣的資訊,坦白說都可以。不過我特別希望求職者在意的是:
「你的直覺」
在你參與面試的過程從一開始到被問到離職原因這題時,你會有一個直覺告訴你,要不要講。而關係著這個要不要講的直覺重點在於,整個求職過程中你所體驗到的感覺。
比方說:第一通邀請面試的電話、第一通先聊聊的電話、線上視訊面試的進行狀況、實體面試體驗辦公室氛圍的狀況、你詢問問題後對方回應你問題的狀況、可能是未來主管問問題跟應答問題的態度等等。
你有沒有感受到被尊重?如果有被尊重的感覺,我相信你可能大機率的會透露這個資訊;相反的,如果沒有絲毫被尊重,你應該也不會期待在透露這個資訊的時候,還能被平等的對待。
所以,這個直覺是相當重要的訊號,祝福你!
若你剛好也在求職當中,也面臨著面試技巧上的精進與調整,B.C職涯探索可以協助你更多、更到位!像是職涯諮詢服務,關注IG新活動,免費獲得更多幫助求職更順利的利器!
在B.C職涯探索提供許多工作倦怠、工作熱情不再、轉職困擾,甚至是協助緩解在工作中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解決辦法。提供專業的1對1職涯諮詢,擁有上百個小時的諮詢豐富經驗,來自轉職8次、10年工作經驗、資深人資工作者的背景:
- 讓你獲得職涯方向的諮詢方案:初談 90 分鐘 + 50分鐘諮詢 + 職業興趣盤點 + 綜合評量報告
- 找回工作投入感的諮詢方案:初談 90 分鐘 + 50分鐘諮詢 + 優勢能力盤點 + 綜合評量報告
- 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的諮詢方案:初談 90 分鐘 + 綜合評量報告 + (優勢能力or職業興趣盤點擇一)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ai.b.hu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