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眼中,你或許沒有那麼重要

看著這篇文章的朋友,想請你回想看看,有沒有曾經聽到這樣的故事。

有沒有曾經在某次吃完飯走在街上,發現潔白的衣服上沾上一片食物漬,開始對走在人來人往的街上感到渾身不對勁過的經驗;
或者,在某次上台報告的時候,因為講到某個字有點破音,然後開始很注意到台下每個人的嘴角跟表情狀況,心力完全脫離了要報告的內容本身;
又或是,在某次會議中曾發表自己的評論或意見,散會後聽到同事的對談中有「我覺得好無聊…」、「聽不太懂他的意思…」,然後心情開始鬱悶到下班,甚至在睡前仍回想今天:我說的話到底哪裡有問題?


來揣測一下當時的心情

  • 感覺對面走過來的人,眼神好像都在看我衣服上的那片汙漬,口罩底下的表情是不是在嘲笑,他們心裡應該在想你這樣還敢走上街
  • 完蛋了剛剛那個破音應該台下的人都聽到,怎麼這麼糗,他們感覺在憋笑,我是不是該主動跟他們說剛剛那個破音是不小心的,請他們不要介意,這樣才會專心聽我分享的內容,怎麼辦我要在甚麼時間點來承認這件事,我感覺他們沒在注意聽
  • 明明我鼓起勇氣發表大家內心不敢說的意見跟想法,怎麼沒有其他人附議支持,居然還在背後說我講得很無聊,甚至沒聽懂我在說甚麼,我是不是跟這個群體顯得格格不入,這裡有人理解我嗎
woman standing in front of children
這一切都發生的非常自然,甚至不需要刻意避免
你我都可能在某個時刻產生過類似的心理情境

換個角度,若你是:街上的行人 x 台下的觀眾 x 會議中的同事

這個視角,你會發現你可能不太會去觀察到這些事情,比如說:

  • 在街上人來來往往這麼多的場合,你跟某個人四目交接可能只是因為他看你,你也看他,不具任何的想法跟表示,甚至你完全沒注意到他的衣服穿甚麼顏色,更別說你會留心到他的衣服上現有甚麼圖案。好,如果真的看到了,你還搞不好以為那是設計的圖案(畢竟現在奇特的衣服這麼多,呵)
  • 台下的你在聽演講或報告的時候,除非講者是台下的你跟其他聽眾都十分認識的人,否則,大部分在乎的是台上講者講的內容跟你想知道這個Part想要表達的到底是甚麼重點,講者的髮型、衣服的顏色、戴的項鍊或眼鏡是方是圓,你可能在整個報告或講座結束後完全想不起來,就像我剛剛才聽完一個熱騰騰的講座,但我完全忘了講師戴甚麼樣的眼鏡。你要觀察出那個講者破音出現一秒或半秒的那剎那,你早就被更吸引你的內容給帶走思緒
  • 會議中,你只想趕快結束這場會議,因為手邊還有好多事情要用,只是今天沒有該輪到我的任務或報告事項,肯定90%的時間都在放空,突然聽到某個同事的發言,你會覺得哇酷喔,蠻有勇氣的,不過好像跟自己沒甚麼關係,想到的就是又是一場沒有意義的會議,好無聊能不能趕快放我回去我想回座位繼續滑手機

上面的敘述好像是一位薪水小偷,真的很常見,這些舉例確實也挺消極的,不過這就是真實的社會嘛,沒有每件事情都如此正面的哈哈。這樣的舉例是有些依據可以依循的:

從社會心理學的概念叫做聚光燈效應

Thomas Dashiff Gilovich提出
聚光燈效應,人們傾向於相信他們比實際更受關注的現象,是 Gilovich 創造的一個術語。在 1999 年他與兩名研究生共同撰寫的一篇論文中,他解釋說:“因為我們如此專注於自己的行為,所以很難準確評估我們的行為有多少——或多少——被他人注意到。
事實上,仔細檢查揭示了我們看待我們表現的方式(並認為其他人會看待它)與其他人實際看待它的方式之間經常存在差異。
對於這篇論文,Gilovich 和他的合著者進行了一項實驗,要求大學生穿上Barry Manilow穿上襯衫,走進一間面對門的陌生人房間。研究人員預測,學生們會假設更多的人會注意到他們的 T 恤,而不是實際情況。結果正如預期的那樣,參與者認為大約一半的陌生人會認出 Barry Manilow 襯衫,而實際上這個數字接近 20%。
-取自Wikipedia-Thomas Dashiff Gilovich

這也多少能印證有時發生自我糾結的心理狀態,是建立在他人對自我的看法評價上。不過,殘酷的是:它不曾存在。

請讀者不要誤會,這不是類似思覺失調的症候群甚麼的,也不是受害者心理狀態等等,必須先嚴謹的這麼說。
這是我們對自我的重視,某部分遮蔽掉了現況的真實狀況,放大自我的認知範圍,沒有對與錯跟優與劣之分,人性上的正常表現而已。比如在面對諮詢的時候,能夠協助來訪者到自我覺察的程度不是容易的,要是希望在這層面的探索達到更輕鬆自在的樣貌,可以嘗試幾件事情:

徹底明白他人對自己並沒有加入額外的關注
從別人的意見裡驗證自己內心的想法
把執行的關鍵行為目標,移動一點比重到「能不能幫助到對方」

上面這些是我自己歷經過考驗而選擇對效果最有幫助的方法,或許你們也可以以這個方向去探索出一套有利於自己的做法跟行動,祝福各位,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