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者症候群作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請你先逐條的閱讀以下問題:

  1. 是否常常擔心自己的成就不夠好,即使收到正面的反饋和認可?
  2. 是否常常將成功歸因於運氣、時間、欺騙他人,而非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3. 是否感到害怕他人會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如他們想像的那麼能幹?
  4. 是否常常覺得自己需要做得更好,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5. 是否常常怕自己的真實能力被「揭穿」,失去別人的尊重?
  6. 是否會因為自己所擁有的成就是賺到的,而害怕總有一天會離去?

如果6個問題都回答「是」的比例,有至少4個(含)以上,那麼冒牌者症候群的狀態會跟你相當接近。

簡單解釋這個症候的白話文:

是指個人實際上在某一領域的表現優秀,但卻誤以為自己的成就來自於偶然或他人的過度評價,而非自身真正的能力。這種人總是擔心被揭穿,認為自己是一個”冒牌者”。例如,一位能力極好的工作者可能因為冒牌者症候群,而時時懷疑自己得到的肯定,並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取得的,應該是幸運或僥倖的。

然後你就會想要多問一句,「那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種心理疾病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種描繪人們對自我能力與成就認知偏誤的心理學現象。它是一種持久存在的認知狀態,使得受影響的人傾向於持續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另外有趣的是,這種現象往往發生在已經在某項技能或知識上具有相當高度的人身上,儘管他們有著客觀卓越的能力,卻仍會誤認為自己並不足夠好。女性尤其高機率性的,會呈現這種症候帶來的焦慮。

請留意,冒牌者症候群並不是一種臨床診斷的心理疾病

但如果在它的長期影響下,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感、自尊心、工作表現,甚至對整體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負面的影響,那麼這就不再只是一個小問題,需要進行更深入的處理。

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一些策略性的介入,包括適當的自我對話、自我反思,或者尋找專業的心理輔導,如果是工作狀態的改善,尋求職涯諮詢的幫助,都是有價值的選擇喔。

延伸思考:職涯諮詢比一比:為你解密常見的4種方式


冒牌者心態潛伏在許多勵志的雞湯中

不知道你有沒有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段話:

你要默默鍛鍊、努力,直到驚豔所有人

這句話其實就是想要「賺到」那種落差感,追求這種高度落差感的心態,就會跟冒牌者症候有著因果關係,不顯著,但有其依據。

這句話從字面上解讀,是希望人們透過排除雜念與世間的干擾,專注並持續投入,直到做出一番成就,獲得成功,一出現,就是接受世人的讚嘆與表揚。

大部份的人們對這段話的理解,會往「一夕爆紅」去解釋。

但是,其實是強調專注、排除雜念與干擾。

重點來了,為什麼跟冒牌者症候群有因果關係,症候的引發因素之一「沒有向外徵詢客觀的評價」,都是自我主觀的認知偏誤

而默默驚豔所有人,則暗示著你,要自己獨自悶著頭去做,一出現就要驚艷所有人,所以過程中不要被揭露出來,才能賺到那種落差感

還有「你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樣的句子。

這句話其實是一種對他人付出與努力的肯認與感激,它意味著你的安穩和平靜是建立在他人的付出之上。然而,對於某些有冒牌者症候群的人來說,這種語錄可能會加劇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

請勿無限上綱到,只要你認為自己處於安逸,就是一種罪惡的躲避感

過度解讀為個人的成就並非自身的付出和努力,而是來自於別人的助力。這種解讀可能會使你更加質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資格享受這些成功,或者你是否真的配得上所取得的成就。

喔不,這是最可怕、最容易陷入勵志語錄中,而渾然不自知的地方。


woman covering her face with book

摘除「賺到」、擺脫「被揭穿」的冒名頂替感

這種強調獨自努力,不尋求外界干擾或評價,並在成功時創造出強烈驚艷感的心態,可能導致或加劇症候的出現。

觀點在於,此心態可能會促使人們將自己與外界隔離,只依靠自己的主觀評價來判斷自我價值,而忽視了向他人尋求反饋和評價的重要性。這種過度依賴自我評價的做法,可能會導致認知偏誤,例如過度低估自己的能力,從而形成冒牌者症候群。

前段敘述所指出「賺到那種落差感」,可以理解為一種期待:人們期待自己的努力結果能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這種驚艷感是來自於他人對他們突然的、超乎預期的成功的驚訝和欣賞。所以,這種尋求”驚艷感”的過程,可能使人們陷入過度自我壓抑和期待的漩渦,進一步加劇冒牌者症候群的狀況。

另外,從東方世界的謙虛美德意識衍生出來,像是「得到的都是因為別人的幫助」,在得獎感言時會相當得體、在家庭關係中也確實獲得了這樣的支持。但千萬別把這樣的「美德」適用在你的所有事情上面,客觀事實是,除了家人外,沒有這麼多人有這樣的大愛大善,能如此這般的成就他人喔!是自身的種種累積,而堆疊出現在獲得的肯定。

我們要時刻的提醒自己,無論在追求成功的路途上,還是在評估自我價值時,都需要保持對自我和他人的開放性,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以獲得更全面、客觀的評價,才更可能有效防止症候的發生。


遭遇冒牌者症候時,你可以立即執行的四種方式

面對冒牌者症候群,以下是一些實際的自我反思和觀察方法,可能有助於降低自我認知和評價的偏誤:

  1. 自我對話:當你發現自己在否定自己的成就或才能時,停下來並對自己說話。問問自己,「我真的只是運氣好嗎?」或者「我真的不比其他人更優秀嗎?」這樣可以幫助你重新評估自己的觀點,並尋找更真實的證據。
  2. 紀錄成功的經驗:保持一個”成功日記”,記錄你的成就和你如何達到這些成就的。這可以幫助你更真實地看待自己的能力,並且提醒你,你的成功是來自於你自己的努力,而不僅僅是運氣。
  3. 挑戰偏見的自我評價: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對自己的能力和成就過於苛刻,嘗試挑戰這些評價。你可能會發現,你對自己的要求遠遠超過了你對他人的要求。問問自己,「如果這是我的朋友,我會對他/她有同樣的評價嗎?」
  4. 練習接受讚美:當他人讚美你的時候,嘗試接受和欣賞這些讚美,而不是將它們視為過度的或不真實的。練習說「謝謝,我真的為此付出許多努力」,而不是把讚美推給其他人或者貶低自己。

這些做法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你可能需要時間和練習才能有效地改變自己的思緒和自我認知。但是,如果你堅持練習,你可能會發現這些策略能夠幫助你更準確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並且緩解症候群帶來的壓力和焦慮。如果你發現這些策略不夠或者無法解決你的問題,那麼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也是一種好的選擇。


最不重要但獨家觀點放最後

冒牌者症候群可以是一種雙面刃,它既可以帶來困擾,也可以化為驅動力。

請優先檢核困擾的部份,再關注如何轉化「成為更好」的驅動力方法。說實話,踏實的接受讚美談何容易,尤其在華人的世界中,謙虛更被視為一種美德呢。

在網路社會中,即便已經是卓越成就者,表現出謙遜、虛名的姿態,滿懷惡意的人依然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去詆毀,甚至想要去「揭穿」他。現在透過網路發言不需要負責的情況,永遠不缺乏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似乎被認為所有人應該只能擁有平等的能力與成就。

不如可以這樣思考看看:

「沒有任何理由支持,你應該要對別人的失望負責」

失望來自期待,認為別人會賦予期待在你自己身上,但是這個期待可能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有沒有辦法考證的出來呢?;然後,抱歉,這種期待是他人的意願,你無從控制,他從主觀上認定的失望,你也無法介入(雖然你很想介入改變它),那就讓別人好好學習這個面對失望的課題吧(笑)!


在B.C職涯探索提供許多工作倦怠、工作熱情不再、轉職困擾,甚至是協助緩解在工作中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解決辦法。提供專業的1對1職涯諮詢,擁有上百個小時的諮詢豐富經驗,來自轉職8次、10年工作經驗、資深人資工作者的背景:

  • 讓你獲得職涯方向的諮詢方案:初談 90 分鐘 + 50分鐘諮詢 + 職業興趣盤點 + 綜合評量報告
  • 找回工作投入感的諮詢方案:初談 90 分鐘 + 50分鐘諮詢 + 優勢能力盤點 + 綜合評量報告
  • 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的諮詢方案:初談 90 分鐘 + 綜合評量報告 + (優勢能力or職業興趣盤點擇一)

Boa自我介紹:https://boacareer.co/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