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核迷思

  最近跟客戶HR聊一些國家大事的時候,也互相提醒了某件事即將要來臨,轉眼間4月到來,期中的績效考核差不多要籌備起來了。

  在過去做績效評核的案子時,不管是超大型企業或是中小企業,每逢這個時期的人資夥伴,常常坦白跟我透露,其實他也不知道忙這些考核的流程作業,到底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實質的提升或改變,這種越忙越茫然的感覺,從他們的語氣跟臉上似乎能稍微體會一點點,就一點點。

man sitting on black leather bench holding gray laptop computer on top of white wooden table

接下來要講得既不是系統化,也不是流程數位化的老生常談。

  從西方企業文化帶來的績效考核原型制度,到了亞洲,依舊是水土不服到現今,說來也奇妙,老外看職場表現以量化指標為重,但在孩子學習期間在乎他們的行為與思維;亞洲大人在乎孩子的學業成績,在職場上卻在乎的是行為與人情。
  說起來有各種衝突的地方,在執行考核時,難免會有說不出來哪裡都卡卡的感覺。

  然後會陷入一種 迷思,為了產出量化數字,進而再反推出評核方式,變得什麼事情還有行為都想要變成能量化的指標,比如:溝通協調、團隊協作能力的軟實力,到底客觀中立的定義上,該怎麼評斷這個能力的好與壞,是否在行為上能以組內溝通次數、跨部協作的mail來往、會議次數多寡就代表該能力做得好與不好?或者在團隊協作的滿意度互評調查上得到的分數來評估?無可避免都會參雜許多主觀意識或政治立場因素影響到結果,再來想更多的配套解套機制來降低這些因素造成的影響, 燒掉HR的大腦。

  另外就是在量化後的指標上討論,什麼才是公平的分配,某A團隊拿到的A+跟某D團隊的A,裡頭所佔據各分類的權重比性質差異有多高,比較來比較去,經過不斷的會議研討、議論,彷彿HR化身科學家針對某領域的理論做出許多的驗證跟核對,到最後甚至也忘記為了什麼而產生出這項指標,公平的依據在哪一個水平上?沒錯,又再度掉入量化與什麼都得比較的迷思。

績效評核管理,本質上的意義跟精神更接近創造一個員工與主管正式對話的平台

  甚至是跟企業本身的對談,並且是一個孕育主管要具備這樣能正式與部屬對談的能力,這樣的一次機會教育。在員工個人意識高漲的這個職場世代,部屬的職涯規劃,對主管而言更需要代替企業伸出聆聽與指引的雙手,溝通個人目標、談論對方在意的事情以及工作價值,在數字之外,我們華人能感受更深在於人性的細膩,這份溫度比起考核表的文字還來得有意料之外的價值。

  所以其實我們更需要關注主管能否具備該能力的培訓養成計劃

      • 初中階主管的面談能力
      • 精準目標訂定的能力

 

  種種工具、方法、手段,講手段似乎有點嚴重,不過在看過許多考核實境秀之後,人性依舊是最大的考驗,上限值永遠是應付著最極端的人性展現。

想一想,我們堤防著的,究竟是蓄意的惡,還是文化的影響呢。

 

*華人對人性的細膩度,源自於中文具有豐富的情狀詞彙
*此文是自己的觀點,歡迎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