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週剛好因為公司的業務關係,趁機就主動地向企業的人資客戶閒聊一些無關緊要的時事跟目前看待人力跟就業市場的想法,有時候這種田野式的調查伴隨著濃濃的人情味跟不時能聽聞各式各樣的奇人軼事,過程非常有趣也蠻紓壓的,絕不是人家說的那種薪水小偷的行為喔,明明就是必須強烈譴責,嗯,沒錯。回正題其實畢竟人資夥伴的情報總是掌握著求職與就業中的第一線消息,也實實在在反應著人力趨勢的脈動,更可能有機會去推敲下一波的變動會如何發生,然後去入手股票之類,開玩笑的。
然後日前在就業市場的觀察,便有意識到一個新的集體思維正在發酵,就是:
以下擷取自網路媒體文章片段:
- 意思不是真的從職場離職,而是在工作中只做本份、達到最低要求,有點類似亞洲的躺平文化。
- 上班族放棄精進,只做好份內的事,拒絕可能會幫助升遷的額外工作。
- 除了年輕世代對工作不再鞠躬盡瘁,疫情後缺工也成為推手,有企業要求員工加班,使員工不管地點或時間,都難拉出工作及生活的明確界線,迫使員工不得不培養拒絕的能力,以換取個人生活。
所有的評論都指向一個指標,也就是敬業態度下降,跟7、8年級生父母年代的拚搏時期截然不同吧,對於在長輩們不斷在耳邊嘮叨跟提醒的反駁技能終於有了新的招可以用了(誤)。
一些靈感
同時間剛好藉由前陣子跟許多青年朋友諮詢的內容得到一些新的靈感,他們的年齡層落在18-23歲左右,是最新一代的就業思維指標族群,我自己的解讀是,對於現在正在學涯、新職場朋友們來講,資訊量無限擴張的衝擊所帶來的影響力甚大,我在晤談的內容中不斷地被這個名詞敲擊腦門,對方會講說現在的資訊量很多很複雜、網路上充斥著評論跟觀點、光一天當中要看的訊息量就有好幾百條,像IG、LINE、Facebook、Dcard、PTT、交友軟體等等。要消耗這些訊息量,其實很不容易但也很難不去閱讀它,後來也類似產生一種煩惱,「我該如何去判斷這些訊息跟評論的真與假」,哪一則資訊才是認知上更接近真實的內容?就像當一則新聞出現,你看完標題後內文連點都不點直接先看留言、評論,對嗎?
該怎麼說呢,當我試著設身處地去思考這樣的情景,我的反應是甚麼,我的感受應該是對於大量資訊的湧入感到非常疲乏,有種全都不想相信的想法出現,其實也懶得判斷因為太多了,負責接收後只是收納起這些資訊評論內容,消化不良就停止思考,反而比較在乎自己的意識認知,在無關乎個人重要利益的世界當前,其他資訊的介入都會消耗大量的能量與精神力,所以濃縮在自己身上,個人的意識就有被培養起來且越深植內心的可能,開始會對事物賦予個人傾向的意義感,打個比方就像是:「別人跟我說了很多觀點跟想法,我還是會去網路上尋找其他資訊去核對,也會大量參考陌生人的評論,看起來都很像是在理性的資料收集協助判斷,但並無具備歸納、消化龐大資訊的方法,充其量其實只要看到了跟自己內心想法較靠近的選項,下意識會認同並採信這類內容,而且賦予某種天生自帶邏輯(?)的意義去構成選擇的理由。」猜想再理性的人,可能不知不覺也會這樣慣性思考著。
說到這邊,這前後段落的文章到底有甚麼樣的關聯性,其實推敲到底,處於在大量外在因素的影響當中
感覺比照工作事業也是可以套用上,請讀者隨便問一位新職場朋友,在目前手上這份工作內容,相較於得到的回饋(薪酬)及這份工作對個人的使命及意義,你比較常煩惱的是「覺得薪水給太少」還是「我到底為什麼做這份工作」?答案就交給每位讀者自行去做田野調查囉(笑)~可能在工作資歷許久的朋友身上也嗅得到這個煩惱喔,基於資歷與閱歷較豐富的關係,在煩惱意義跟目的時他所想要連結的或許是來自公司本身的使命與願景,在想方設法的拼湊後卻找不到共同點而產生的。
之所以職涯、生涯規劃、探索與釐清,這樣的需求能在現今的世代當中被發酵出來,從中的脈絡跟集體行為上好像都有跡可循,也因為這個意義感是人們想要追求的,在汲汲營營的工作生活中要是找尋不到,煩惱跟迷惘的排列順序常常都會被它給佔據掉前一、二名,在無法滿足這個需求之前、追求的意義感還沒有被安放好之前,要投入心力到更高層次的工作意義,像是升遷、額外工作、地位權力就更別提囉。
那麼就會建議藉由好好地審視自身的價值觀、能力、熱愛的事情,找出一點點頭緒往對的地方施力下去,暫時走失的敬業態度可能就知道該怎麼回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