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迷惘、徬徨感,只有我著急嗎?

man holding handbag

來聊聊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近期在某次的諮詢中蠻初步的暢聊,由於對方的情況比想像中更進入狀況,所以很快的就感覺要直擊核心議題,只是當我認為實在有點順利之際,突然為自己踩了一下煞車,我問問自己,這是不是如對方所願正是他想要的節奏,或許也是他想讓我看見的樣貌。所以,我問了一句「我很高興你能這麼坦然地談論這一切,不過我覺得有點太順利,為什麼你會這麼熟練?關於像這樣的晤談?」,對方停頓了一下子後回答「我談過的心理師應該比我上過課的老師還多」他調皮笑笑的說。

而關於後續,之後有機會再補充。也是因為這次的經驗,自己意外地就突然印證一件事情。

最近在閱讀一本叫做「無知的力量」的書,作者是Jamie Holmes,內容談論的大意並不是關於愚蠢的力量,雖然我本來出自好奇的想要知道愚蠢的力量有多無限大。探討的是如何在失序、充滿模糊因子的情境底下,人們多麼渴求結論,追求確定的答案,而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延長並降低處於模糊變動環境下的焦慮迷惘感,避免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中迫使自己做出非客觀的決定。

災後事件

書中舉例:在1906年4月18日的舊金山發生了災害規模非常大的地震,長達四十五秒的強震,造成了當地超過四平方英里的土地付之一炬,全城的人都在都跑上了街上,漫步在斷垣殘壁之中。而這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觀察到一系列不尋常的事件,從4月18日到4月28日這短短的十天內,總共多出了一百八十對的佳偶,超出正常值的四倍之多,當地日報交出評語「佳偶震成」。這其實在災難中形成一個逗趣的場景,年輕男女穿梭在瓦樂碎石之中,只為尋覓心之落腳處,並且結為連理。

有些人把計畫已久的婚事提前,有人分手後決定再續前緣並趕上進度即刻結婚,有人在失去一切之後處到一個還不錯的對象便就原地結婚了。另外一個災難事件則帶出了事情發生之後,離婚數也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比均值高出三倍。從兩個不尋常的事件中發現一系列的觀察,指出人們會因為那災難帶來的失序、混亂狀態,而出自於本能的想要尋求一個明確事態,從曖昧不定的狀態中急迫的想要脫離模糊帶來的徬徨感。

研究也指出,增加模糊因子的強度會促使人們壯大對結論的需求(追求)、增強對已認定事物的信念。

書中的研究是以規模較大的災難進行觀察得出的心理機制結論,而我們如果把場景拉回日常生活中,會有什麼事情可以加以印證呢?

著急從何而來

或許就以在對於自身面對職涯迷惘、工作抉擇以及尋求離職的理由中可以端倪一二吧。面對許多的來訪諮詢的朋友,常會有一股焦慮且急迫的意識感在進行對談,起初我可能也疑惑說為什麼會這麼焦急,明明聽起來很多狀況都是沒有時間壓力的,但卻讓人感受到需要趕快知道一個答案,或者告訴他怎麼做的訴求,從這本書的觀察就能稍微理解對方心情狀態的歷程,而且也知道了,原來面對強烈的徬徨感,我們都會感到股莫名的焦急。

所以我們需要去練習著如何讓自己在充滿模糊、失序的環境中或狀態中,與這個情境相處,並且盡可能地透過不斷的練習,延長與這個情境相處的時間,不急於一時的決定。這種焦急感本身是沒有危害性,是一種出自於人類本能的反應機制,不會立即對你的生活造成什麼傷害,只是你就會不自覺地想要趕快找到明確感、確定感,仔細想想,如果不能在現在得到,你會失去什麼東西嗎?

「到最後,所謂的迷茫,不過是清醒的看著自己在矛盾裡面徘徊」

至於該怎麼練習以及使用的方法,能再透過自我覺察審慎的評估,在各項模糊因子襲來的壓力之中,處於疑惑接下來會有什麼損失嗎,基於以上的提問進行反思,並且記錄下來。更多的方式則依照每個人不同的背景與條件有各種的組合練習,可以來聊聊。

中英文皆可
請填寫您的 Line ID,以便聯繫